玫瑰的故事|劉亦菲主演《玫瑰的故事》熱播 醫生媽媽:缺乏原著的女人味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24/06/24 14:06

分享:

分享:

《玫瑰的故事》在内地熱播。

我是亦舒的「玫瑰迷」。「師太」寫的《玫瑰的故事》,我讀過不下數十遍。年輕時看不明白;年紀愈大、經歷愈多,才漸漸體會到為甚麼「黃玫瑰」是亦舒筆下最不朽的角色。

近日,劉亦菲主演的《玫瑰的故事》在內地熱播,社交媒體不乏各種視頻片段。我認為劉亦菲漂亮又有氣質,衣服也穿得極好看,絕對配得上「玫瑰」的條件。遺憾的是,故事背景從七八十年代的殖民地香港,改為千禧時代的北京;而富裕中產商人家庭出身的玫瑰,也改成了父母是清華大學教授的書香世家。思想的確是較原著健康、朝氣勃勃,女性地位也更平等獨立,但卻少了那份紙醉金迷的資本主義社會孕育出來的混亂與浪漫;太過人間清醒的劉亦菲,也無法演出「黃玫瑰」至情至性、為情而生的特色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玫瑰的出場年紀,從十六改為二十二歲、由女中學生變成剛畢業的大學生;從一心打算嫁人、永不上班的慵懶美女,改寫為獨立幹練的職場女性等等—政治上完全正確,也符合潮流。然而,總是缺乏了原著中那個年代的「女人味」,對我這個念念不忘的人來說,着實可惜。就好像,「祖師奶奶」張愛玲筆下的女主角們,必須配合當時當地特殊的社會背景,才有味道;若改為現代角色、移去了另一個城市,就凸顯不了她們「不得已」的遺憾與令人嗟歎的魅力。

男主角們就改不了,反正四十年前的男性和今天的男性也沒有甚麼分別;但女性身份、地位、生活和思想的改變,卻是翻天覆地的。在書中八十年代的香港父權社會裏,女性的選擇狹隘而備受局限,而玫瑰在當時的每個出乎意料、不顧世俗眼光的行徑,才能顯出她的與別不同的勇氣和大智慧;同時,也反映了作者亦舒的思想,是多麽的前衞而有前瞻性:通過描寫最美麗、最受男性歡迎的女人,來表達出真正透徹堅定的女權主義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

撰文 : 許嫣 醫生媽咪